推蠅頭結
有時候琴弦太澀了,不會立刻反應琴軫的轉動,可以向左或是向右推動蠅頭結,或是輕推琴軫,都可以改變音高。但是要注意可能推過頭,造成彈一彈音準逐漸跑掉。
壓琴絃
剛調好音,可以壓一壓琴弦靠近岳山的部份,就是平常落指的部份,讓琴弦受點壓力,模擬比較強力撥絃時琴弦的受力,會不會使音準跑掉,這樣可以讓調音穩定,免得彈著彈著就走音了。但是要小心,如果琴絃比較舊了,可能會因為下壓力道過大而斷掉,尤其是六、七絃,我都遇過壓斷絃的情況,只好假裝很高興可以多練習上絃技巧。
用泛音調低音絃
有時候調音器會感應不到低音的一二絃的音高,可能是調音器的設計問題吧?除了把夾子夾在岳山幫忙感應音高之外,還可以使用泛音來調音,這會比夾子簡單一點。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
關於蹲馬步這件事
這裡我提供一些我個人學武經驗給同好參考,我大致上是先學南少林,再學北派系統的多種內外家拳術,再專學宗岳太極,這邊我只就外型看得見的這三類拳的馬步外型說說就好,看不見的東西連錄影都看不出來了,就別說了。
一般來說學一種中國武術不管是操得很累的或是養生的,不管是要求練拳架之前要先蹲個三十分鐘馬步,還是直接輕鬆練拳架,都會遇到被糾正馬步樁的情形,太高、太低、太寬、太窄、太翹、太縮、太挺、太折、太分、太扣、太直、太彎、太俯、太仰……,我的馬步就從南少林其中一派的自然樁(接近一般所見的太極樁),改到另一派的四平大馬,再改到長拳的塌腰,再回到太極拳的太極樁,最後現在是宗岳門的…..呃……沒有馬步這種樁(下次再來仔細談談這個)。
每次改學一類不同拳術就得換一次馬步,每次學新門派的前個月都是一種痛苦的折磨,明明想來個舒緩自然收尾閭的太極樁,可是偏偏練過長拳的小屁屁都會有些翹翹的,我看那些也學過長拳的同學也是這樣,後來無法接受這樣子改變的同學就都離開了(這裡面也包括無法接受不同拳理、不同訓練模式或是不同團體氣氛的因素),這不涉及到哪一種拳理的對錯,也不涉及到個人喜好的對錯,也許他們繼續專心練習原來的武術而達到更高的成就也不一定,但是很單純地,他們就失去深入一門不同武術的機會。我大概比較死死心眼吧,幾次換樁步的痛苦都熬過來了,而繼續練下去,姑且不論我的功夫如何,至少我開了眼界,看到每一類功夫的獨特之處。
學武之人,對於自己所學多半都會極為自傲、不服輸的,這是學武之人可愛之處,沒有這種心怎麼可能“潦“下去好好練呢?但是這也是學武之人可憐之處,也是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之處,常常太閉關自守、不肯接觸不同觀念,只要有些拳理不同心裡的刺馬上就豎立起來了,即使不會傷人也不利己。
所以給學過任何一種武術的人的一點小建議,如果你所學正是你所要的,而且樂在其中,那恭喜你!如果你現在所學似乎有所不足,又沒辦法從現在的老師那裡得到解答,甚至你根本是看書學的(危險危險!),何彷暫時放棄這種盲目摸索、等待頓悟的學習方式,徹底放下已有的一切,到處看看是否有解答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