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關於螳螂拳的翻車

接續上一篇文章提到翻車。其實在武術中類似於反身大纏的功法,至少北派各家都有。

螳螂拳的翻車/披掛烏龍盤打(車輪):旋轉手臂練腰背、練肩,旋轉身體,練...。披掛双掄:定步前後旋轉手臂。披掛拍摔:畫八字型,一不小心就變成拍鐵砂掌。....其他我沒學過的就不知道了。

這邊專講螳螂拳的翻車就好。

初學大致就是學個活絡筋骨,旋轉手臂練腰、練肩背、練掌,具有拉筋(伸筋拔背)、活腰、定樁步,這些其實很快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

再來就應該要強調或是說體會翻車轉身的部份,也就是向前向下掄臂,轉身成向上向後掄臂,這身手的軌跡與動態,具有靈活轉向包括手與身、活化樁步的功能,這時要多做轉身,少做上面的基本掄臂。這也是接近反身大纏的部份,但是翻車是屬於重複操作的功法,而反身大纏比較是包含多種功法的可操作拳理,也就是具體化、形象化了的拳理,或是說是基本形。

螳螂拳的翻車畢竟是外家拳,在這樣子的學習氛圍之下,會更重視像攻擊的形態的部份,例如所有的向外伸出手的動作,或打或絞,這也包括了本來向內但是因為轉身而變成向外伸出手的動作。但是等你練膩了,是該進一步思考或是問問自己的師父向內收回手的部份有沒有功能。又練膩了,也該想想由掌到肘到肩到背如何以同形動作來做近身對戰。

以右手來看:右手由向前掄->轉身->手成向後掄->再轉身->手成向前掄,就是一個伸直手臂的反身大纏。雖然其實是更像披掛的拍摔,但是是有大幅度左右轉身的拍摔,如果拍摔時身體只定在正前方,那就接近只操作一隻手的双掄,也真的容易變成練鐵砂掌拍綠豆袋了。

202412補記:所有的"拉筋"都會使骨骼間隙增加,也增加筋骨不穩定的風險。年輕時如果沒有因為過度訓練而受傷大都不會發現,但是年紀大了之後過度拉筋的後遺症就會出現,尤其因為工作或是生活型態早已經使得您的肌肉筋骨等都不再那強勁時,就更容易受傷。所以我建議,練外家拳模式的翻車動作時,不要過度旋轉腰,硬要在弓步鎖死固定腿與胯的狀況下使雙臂成前後一直線的模式不可取,也不要長時間旋臂操練。武術是要先體會正確,再來做有意義操練的。

 

2024年9月4日 星期三

流與離之島中的生生功

 近日偶然逛到Youtube上這一個影片:老衲的心意六合拳的 流與離之島中的生生功簡單介紹

我沒有買這本書,只是根據上述影片試著操作了一下,個人認為就是

1.練習所謂"彈抖勁"的功法之一,不管是外家拳的還是內家拳的彈抖勁,感覺還不錯。

2.其實也就是宗岳門太極拳裡教授的"反身大纏",可以視為一種功法。而手與身的反向運行軌跡也就是"翻裹之變"。但是畢竟"反身大纏"包含更多功法與拳理,反而是宗岳門太極拳裡教授的"背纏手"更接近,但是動作是比較小的。

至於其他影片沒有顯示出來的衍生部份我就不知道了,推測大致可以改成由指掌練到肩背、由大(橢)圓形練到小(橢)圓形、由伸直手練到彎曲肘到不用手(這裡開始要歪了)、由一隻手到兩隻手同練(這裡接近螳螂拳的翻車了)、由垂直(橢)圓形練到水平(橢)圓形再到反向垂直(橢)圓形、再把同樣的動作推到單練腿腳足、再把手與腿協調一致,這樣就夠寫一本書了。

我認為可以當背纏手的起步練法,就是由大練到小,但是還是要回歸"反身大纏"的整體概念。

[功法通常是一連串重複性的、無意識的、操作性的動作,讓身體自然的習慣某一種律動,而能在其他練習以及對戰中不加思索的做出某種合乎自家門派拳理的身體反應]

個人的經驗是,練外家拳的人,或是更限制性的說是練北方拳法的人,只要"稍微認真練",在老師不額外教彈抖勁的情況之下,大約2-3年之內就可以出彈抖勁。練南方外家拳的"震"也是一樣,只是動作更小。如果配合這一個功法,應該可以提早體會出所謂"彈抖勁"或是"震"。尤其是在一個傳武功法流失的地方或是年代。

而就內家拳而言,有些派別(尤其是那一兩個激烈一點的派別)也有類似上述外家拳的情況,也是可以拿來應用。但是更根本的問題是什麼才是內家拳,什麼才是外家拳?

就宗岳門太極拳的角度來說,這影片中的生生功雖然不是純粹的內家拳的部份(也就是外家拳應該要沒有的),但是它的確是有幫助。

心得:我應該也要拿我學到的功法,一種寫一本小書,可以湊個至少50本吧。就好像學術界,為了因應KPI般的評鑑制度,把可以發表成一篇大而重要的期刊文章的數據,拆成多個部份各自發表成多篇小文章,總體KPI的數值就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