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段 綜合感想
一開始打譜其實並不順利,不是說機械性的給節拍就可以有初步成果,通常是要先記住一整句零零散散的譜字,按彈順暢之後才能慢慢加入自己的節奏。我一開始依譜按彈最常自言自語的是『不知所云』、『這是什麼東西』、『莫名其妙」等等負面的字眼,是充滿挫折的階段。也常常一段打不通,先跳下一段,再不通就先跳全泛音段落。繼而才能逐漸把散落一地的音符排列出來,逐漸彈奏出自己覺得還算好聽而順暢的旋律。再來修改樂句與段落內的節奏表情強弱,再來安排段落之間的起承轉合,以及與主旨是否相符合等等。中間也曾經找不出旋律而把萬壑松濤丟下幾個月,改去打民歌古琴譜,再回來打譜時,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變得順暢了。
譜是古人的,記下譜來好像變成是我的,但又好像應該還是古人的,我彷彿窺探到古人在想什麼,心中有些竊喜,但其實又不是很確定我是不是誤會了古人。怕把原作者彈的輕微淡遠的萬壑松濤彈成了瀟湘水雲,因為這一段時間心境其實有些鬱悶的。
有些音的組合會自動在腦海中產生既有的旋律,例如第八段第一句結尾的四個音,第一時間就讓我想到瀟湘水雲的其中一句,反正也合我的心情,就留著致敬吧,沒必要為創新而創新。
這是一種限制創作的感覺,蠻有趣的,就像小時候美術課老師說今天畫『我的家』,結果同學有不同的切入點或是放大的主題,有人畫的房子很大,有人的家人佔了一半以上的畫面,有人只畫客廳和電視....等等。
有時候摸索出一些旋律覺得還蠻不錯的,會有一種『解開謎題』的快樂,隨著樂句的謎一句一句解開,腦內啡一點一點的分泌,頗有成就感,用現代一點的說法是『I got you!』,這些都是樂趣。也有一種了解古人在想什麼的『知音』感,雖然可能是自作多情,也因為無法驗證,而成了絕對是單方面的自以為了解。
有趣的是,第一次記譜之後,再繼續彈奏,有時會有新的想法或是嘗試,就會繼續修改記譜;有時會有新的想法,會想要叛逆一下改譜,多個音少個音,加一小段重複的變奏;或是把原本不知所云的樂句,憑前後樂句的表情,略做修改等等,至於吟猱綽注等裝飾音增刪就更不必說了,往上撞改成往下撞。像是第一段的結尾兩個音,我為了增加崇山巍峨的厚重感,改成放合,而這也是由天聞閣譜得到的啟發。難怪龔一還是成公亮說一首曲子的打譜是一輩子的事,除了心境隨年紀增長而不同之外,還有一種對一首曲子的情感在,以及一種『未完成』的感覺,因為這不是自己的作曲,而打譜者永遠不知道古人真正的想法。
有時候一陣子沒彈這一首曲子,還真的會忘譜,會臨時修改成印象中的彈奏,這時通常就是會把腦中一些熟悉的旋律加進來,我想這也就是同一首曲名有多個版本的由來,也是各個流派的特色逐漸產生的根由。
打譜很適合我們這種業餘人士,沒辦法單獨由零開始作曲。業餘琴人不必為求創新而創新,而做出一些現代人也聽不懂的曲子。業餘琴人打譜只要秉持不違背題解原意,盡可能譜出『好聽』、『中聽』的曲子,即使帶有現代意味或是節奏也無所謂,這不就是古人不記節拍的用意嗎?隨著時代而改變,管平湖的流水好聽、易懂,大家都愛,即使中間多加了一大段滾拂流水聲,也沒有人說它流俗、媚俗啊!古琴已經夠少人聽了。
我認為打譜應該要普及,不能等專家院校的主修或是大師,他們忙著教學、辦演奏會、升等、精進技術、寫研究論文。稍有能力就要開始訓練打譜,我認為所謂稍有能力是指能粗粗彈過幾首主要曲目,例如流水或是瀟湘水雲的難度,不必達到演奏等級,主要是要熟悉指法、布局與古琴音樂,或是某些流派的特色。而我心中想像的練習順序是:
1.先譜小曲,例如國樂曲的片段、適合的流行音樂,熟悉從腦袋有旋律節拍(雖然是別人的),將它們轉成譜字的過程,為什麼同一個音要選某絃某徽某指法,而不是另一絃另一徽另一指法。打譜才能反推作曲者為什麼採用某一種指法,是要快一點彈出聲音?還是需要音量弱一點?
2.打古譜則是反向操作,已經有絃徽指法,倒回去找旋律節拍。
當我打譜到大致有頭緒時,突然在Youtube搜尋到陳慶隆打譜的絲弦演奏錄音(現在似乎找不到了),我先忍住不聽,一直到把我的譜記下來之後,才第一次聽。這有一種印證的感覺,看看同一份譜,不同人打出來是否相同。有一個發現是絲絃與鋼絃因為餘音長度不同,對於樂曲的速度等等的處理會不一樣,有些長音或是較多吟猱的音,在絲絃上可能必須增加一次撥絃以維持住一定的音量,或是節奏要比想要打譜的再快一點點。反之,到了鋼絃有些撥絃其實可以省略的,因為餘音音量都還很足夠。所以我自己在彈在第四段七絃高音區的地方會省略一次撥絃。
第十一段 打譜過程產生的問題或是零碎的想法
l到目前為止,最難理解的是藏在譜字裡的轉調,學識不足啊!
l以電腦作機械性打譜的可能性,到人工智慧打譜的可能性?
l打譜的著作權?
l打譜好像統計學的貝氏定理!又像是多變量分析的反覆迴歸法,又好像親緣關係分析,最終找到最佳解,就像這樣一條函數:
旋律+節拍+表情=f(絃, 徽, 指)
l輸入法的便利性。簡譜輸入法與廣陵神器的結合。
~完~
(我仍然相信文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