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採訪自己父親的順武堂武術時,我前前後後不只一次問老師傅,順武堂有沒有任何的拳經、拳論、拳歌、拳訣,因為您看看坊間所有的武術,包括紀效新書中已經失傳的武術,大家都有這些文字紀錄。
太極拳近的不說,最早的有王宗岳的拳經;形意拳也有岳武穆拳經;八卦掌、八極拳、鶴拳、太祖拳等等知名武術都有,當然有些是近代民初才出現的,甚至晚到八十年代才寫的,但是列出來就彷彿宣示著:本門武術體系完整,從理論到實踐一應俱全,來吧。
那順武堂呢?我追根究底終於問到一句拳訣了:出捶要搓捶,不搓不是捶。是有關棍法的口訣,就這樣子。
對我這個文人來說,感覺很洩氣,彷彿寫論文的時候,查不到原始文獻一般的焦慮。
自己來寫可以吧?!模仿別家武術寫幾句五言七言打油詩,把一些動作名詞塞進去當主詞,再加一些自己的武術體會當形容詞,再把自己對武術境界的期望與想像加進去當作未來式,這我辦得到。可是我不願意。
因為,這書紀錄的是當時1950年代前後濁水溪北岸一小角,當地一門武術的歷史,不是我的小說創作。
所以沒錯,順武堂沒有任何的拳經、拳論、拳歌,只有一句拳訣。至少在濁水溪北岸的吳居系統是這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