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吳居軼事2

吳居到彰化尤厝教拳之後,逐漸的想擴展到二林去教拳,畢竟二林是當時彰化縣內很熱鬧繁華的地方,不像現在,就是一個一般般的小鎮。如果你有機會到二林看看,還可以看到很多的老街、洋樓,還有武德殿,可惜縱貫鐵路、縱貫公路(一號省道)都沒經過二林,於是就逐漸落沒了。

有一個叫做"定仔"(音譯)的武者不願吳居到二林開館。定仔是當時七星崙(尤厝北邊)振興社拳師陳枝(音譯,七星藥局陳昭烈之父)的徒弟,功夫不錯,尤其正骨技術很好。

於是定仔有一次跟吳居師的徒弟"三農"(音譯,流氓為業)說:你師父功夫不好,什麼都不會。這三農自然跟吳居轉述這些話,於吳居就做了一個土製炸彈,要三農拿給定仔,看看他說不說得出這是什麼東西。

這本來只是要考考他而已,沒想到當三農拿給定仔看的時候,定仔正在二林理髮,他隨便看一眼,很不屑的說這沒什麼,順手雙手一合拍,本來是想要打碎這東西,殺殺吳居的威風,結果炸彈爆炸了,將定仔的二隻手都炸斷了。

事後是吳居找人去說項,才免去官司牢獄之災。當時那個年代是這樣子處理事情的,你不告官,官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當時那個年代的江湖也是這樣子,地盤、功夫、技能、人脈、十八般武藝、江湖雜技都要會,行走江湖難保什麼時候用得著。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七星反手法1

七星反手法: 
雙弓遂節(取胸)
雙弓賴技(取胸)
雙弓抹角(取膝)
雙弓橫戰(取腹)
吸血拿喉(取胸、取口)
白鶴托眼(取眼)
陰陽背技(取腰)


七星反手法在書中沒有多著墨,這裡簡單解釋。
"七星"這個詞可以單純解釋成是因為有七個動作,這是老師傅說的。

但是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內涵就是"七星手法",顧名思義就是雙手像北斗七星一般的立體曲折之形,前手像長杓柄,後手彎曲在前手內側像杓身。也就是上列前四手名稱中的"雙弓",兩手各是一張弓,彎曲蓄勁待發。

打過太極拳的大多都學過上步七星、形意拳有三體式、八卦轉掌時的雙手、螳螂拳的避擊手,都大致就是這個形。雖然在順武堂裡的七星手形跟各家太極的七星未必一樣,而且各家拳的七星也未必一樣,但是概念可以是相同的。

更進一步來說,七星手法可以說佔據了順武堂拳的拳術中很重要的部份,因為變化形很多,例如 上下掀掌是七星手、鶴手是七星手、照鏡手也是、釘操拳、雙拆、雙車等等,其實都是七星手的變化形或是七星手是他們的前置動作。

而所有的七星手,總歸究竟就是宗岳門的串子。用串子手法來統整這些繁雜的手法與應用會更單純。

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螳螂拳的預備式

看看Youtube上影片,武壇系統的八步螳螂拳預備式是雙手握拳在丹田。而八步螳螂拳協會的影片,預備式不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O8vctbbqJk
有時會雙手握拳在丹田,有時直接從立正姿勢開始。

武壇系統的八步螳螂拳應該是由蘇昱彰引進,看來多少是受到八極拳影響,一律統一由雙手握拳在丹田作為預備式。

這預備式當初在學時候都說是調息、調心、調身用的,而手肘前引都說是為了含胸拔背,這都沒錯。不過還可以加入宗岳門太極拳所說的"兩腋生風",是為了垂肘、樁型等動態概念。

至於"氣入丹田"概念具體呈現,則是要開始有下蹲的套路動作才容易體會。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順武堂有沒有拳論?

在採訪自己父親的順武堂武術時,我前前後後不只一次問老師傅,順武堂有沒有任何的拳經、拳論、拳歌、拳訣,因為您看看坊間所有的武術,包括紀效新書中已經失傳的武術,大家都有這些文字紀錄。

太極拳近的不說,最早的有王宗岳的拳經;形意拳也有岳武穆拳經;八卦掌、八極拳、鶴拳、太祖拳等等知名武術都有,當然有些是近代民初才出現的,甚至晚到八十年代才寫的,但是列出來就彷彿宣示著:本門武術體系完整,從理論到實踐一應俱全,來吧。

那順武堂呢?我追根究底終於問到一句拳訣了:出捶要搓捶,不搓不是捶。是有關棍法的口訣,就這樣子。

對我這個文人來說,感覺很洩氣,彷彿寫論文的時候,查不到原始文獻一般的焦慮。

自己來寫可以吧?!模仿別家武術寫幾句五言七言打油詩,把一些動作名詞塞進去當主詞,再加一些自己的武術體會當形容詞,再把自己對武術境界的期望與想像加進去當作未來式,這我辦得到。可是我不願意。

因為,這書紀錄的是當時1950年代前後濁水溪北岸一小角,當地一門武術的歷史,不是我的小說創作。

所以沒錯,順武堂沒有任何的拳經、拳論、拳歌,只有一句拳訣。至少在濁水溪北岸的吳居系統是這樣。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樁步要蹲多久?

順武堂太祖羅漢拳武術精華的書中特別記錄下來一些吳居教拳的景象,留給後人參考。其中有一段是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吳居教拳時,在意的是動作的正確性,不是樁步蹲多久。

動作不正確他會幫你調整,調整過幾次還錯的話,他會順手拿手中的兵器往錯誤的部位打下去,或是一腳踹下去。(記住,從前的師父是很有威嚴的,而且通常耐心和脾氣都不太好。)

但是,他不會要求學生要固定住某一個姿勢的時間,比如說像成龍電影裡蹲馬步一炷香之類的。

這一點跟台灣看到的一些武術教學要求不一様,尤其是特別強調發勁或是強調鬆入腳底的門派,包括了一些所謂的外家拳和內家拳。每個門派或是祖師或是現在的師傅有自己的體會與教學法,像是蹲定樁應該都是曾經符合過某一個人或是一群人的體質、心理素質等等條件,所以留存下來。

但是這些古時候的方法適不適合你自己這個高智能但是脆弱的現代3C產品,就要自己衡量一下了,不要變成廢品。

吳居的教學法告訴我們,即使是外家拳也不是都以蹲馬步的時間長短,來決定你未來功夫高低的指標。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刀法裹腦與下翻肘2

戳形完之後,才是下翻(壓)肘形的走黏回手壓肘壓身。

這手一轉成無力形態之後,就是盡全力保護住自己的手,不要被正在外側的敵刃割傷,所以會一直向內壓肘、向後轉退身,一直到盡頭。

在刀法中則是要令刀身垂直以達到最大的護身面積,同時也是退移身,就如同大部分的套路招式一樣,裹腦多是坐回虛式。

至於接著的翻刀與提肘、轉身等等的應用就伺機而動。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刀法裹腦與下翻肘1

刀法中纏頭完通常右手是回到完全的後隅,也就是肩後,接著才是迴刀做裹腦,初學者會做大幅度橫平揮刀,才轉刀鋒回向右後隅,刀法顯得很慢,要快就只好加力揮舞。

此時應該用推劈刀,刀就不回離環而不受控制。

但是如果是展指精熟、刀形制也合手的話,就可以先轉成戳拳形刺出刀,這時就是先戳拳形才做下翻肘。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為什麼西方人打套路看起來怪怪的

因為手腳太長了。

一旦離環,就特別明顯。尤其是揮灑開來或是打比較開展的拳種的時候,手腳端點要走的距離也比較長,觀眾就比較容易查察覺到怪怪的。

手腳短就比較不容易看出來,因為怎比劃怎麼"緊湊"。所以小朋友打起拳架,雖然動作不完全正確,但是看起來就是"有模有樣"。

但是,也就是因為這樣,手長腳長的人有比較多機會修正自己,回到環中。一旦修正完成,加上身高優勢,當其他條件一致時,會有較大的勝算。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雙手刀的纏頭裹腦

像是宗岳門太極拳的葉氏唐刀或是一般所見的苗刀等等都是雙手刀,在以雙手握刀時也是可以做纏頭裹腦。

有趣的是當右手在做纏頭時,左是卻是在做裹腦,反之亦然。

所以先不論雙手刀的技法,以雙手刀的左右纏頭裹腦,可以協助徒手的上下翻肘式的練習,使初學者熟練最大極限的上下翻肘軌跡,也練習劈刺,以免日後翻肘過度或是橫揮刀造成橫力。

此外定步的雙手刀的纏頭裹腦還可以練龍腰。

而龍腰一起,身步也就會輕起來。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刀法纏頭與上翻肘1-翻筋轉骨

刀法纏頭與上翻肘在真正開始之前都有一個斜下刺動作,刀法是要轉刀刃向上,上翻肘就是翻筋轉骨轉側骨對敵。

翻筋轉骨也好、翻刀刃也好,都要遵守擰鑽掙裹的要求,尤其是鑽。

鑽就是刺,有刺出就不會發生擰翻過度而失去樁力與身形的情況。

而這一鑽也就是砸拳了,不論拳的起點是在哪裡,用拳概念是一樣的。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刀法纏頭與上翻肘2

刀法纏頭裹腦既然與盤頭摔以及翻身肘擊同形,這表示他也與上下翻肘式同形。

纏頭是上翻肘做到超過極限:

上翻肘的第一撞原本的目標是在肩後,但是因為位置的關係只能撞到正面元氣點。刀法又可以回到背面了,但是手掌會被頭卡住所以撞不到,就要身形盡量縮,改用刀撞在背後隅或是手撞在肩膀處。

第二拉也是拉在肩背一線,

至於第三轉與第四發就只是身形配合著出刀,只是要注意的是出刀是要刺擊,還是要斜劈,劈中也請毋忘帶刺。

沒有刺就是純粹刀法的劈而已,煞不住車,就會一直劈到背後,但也別忘了要用帶掌或是托掌回後隅。

刀法纏頭裹腦與盤頭摔

北派單刀中多有纏頭裹腦的技法,總之就是先一次逆時針再回頭順時針將刀背貼著自己的身體繞圈,以格檔敵人的刀保護自己。

其實纏頭裹腦與無力盤頭摔是同形動作,只是北派單刀的刀法是有力概念,而宗岳太極的纏摔是無力概念。
[201807補註:像八卦掌的八卦刀(拿很大一把的那一種,不是北少林八卦單刀)裡面的類似動作也是基於無力纏摔的概念編製,才會轉圈。但是小心別練成"努力讓它看起來像無力"]

纏頭相當於上翻肘式盤頭摔,只是手沒有再回到後隅
而裹腦相當於下壓肘式的翻身肘擊

但是刀法也未必一定只能採用有力概念來操作。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刀法練拳,拳法練刀


順武堂拳術中有一些雙手技法,例如雙插掌、掀、風鼓打、削手、雙肢打,這些都可以對應到雙手刀法中。

例如套路中用大量的削手型,或左或右,或站或蹲。

當然雙手距離要分開一些,否則還是會割到自己。也許這也是為什麼南派雙刀比較短,都只是小臂長度而已,不像北派可以直接拿兩把柳葉刀就是雙刀。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舞獅裡的拳腳功夫


雖說各家台灣獅大同小異,但是我只曾經仔細看過順武堂舞獅,以下所述都是從順武堂舞獅體會到的。

七星步:步法的訓練就不需要多說了。

摺獅/摺金:1.雙手前撲、抓回:大體上類似形意拳的虎撲,但是直撲到接近地面。
2.收回蓄勢的動作:與拳母的捋肢、形意拳的虎形起勢是同形動作。

舞獅:抖搖震顫。舞獅過程不斷的進行左右抖搖以甩動獅鬚獅毛,是屬於大幅度動作,大多是腰膀腿胯的運動。而小幅度的震顫,用來振動小鈴鐺或是咬蝨子,是屬於脊椎運動。這些和很多內外家武術的高階要求是一致的。

向上、前、下的不斷推出獅頭的動作,與拳的前插、下插、雙撞或是戳拳、砸拳有相同型態。

所以說練拳與舞獅是相輔相成的。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螳螂力劈拳的封手跨虎式

力劈拳的封手跨虎式實在困擾初學者,一整組看起來就是耍帥拍照用的姿勢。

封手比較容易理解,反正就是左手內架格檔就是了。
跨虎有人解成胯護,用來護胯,也沒什麼不好。

如果以鬆柔的角度來看,封手是身體重心由左整個移身到右腳,手肘內壓,整個就是一個左手下壓肘式,鬆柔深度引落的功能。都引到身後去了。

至於跨虎,右手是出手反擊之形,用來出上砸拳或是擒抱對方頭頸。
左腳就是虛式,隨時出腳、提膝踢人,理想狀況應該是低腿或膝擊,所以才會強調"跨"虎。

會封手才能跨虎。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重複出現的招式要留心

大部分的傳統武術門派之中,總是會有很多套路,如果比較這些套路發現有些動作(招式)是重複出現的,尤其是排在套路最前頭或是結尾的,一定要特別注意,因為是重點。

順武堂的套路前5招、中間轉向、最後的收拳,加上請拳是如此。

八步螳螂起式收式常有的螳螂捕蟬是如此,甚至這一招的名稱都已經直接點出他跟螳螂拳的重要關連了,因為其他招式名稱大概只有"螳螂雙蓄勢"有螳螂二字。

還有一種是單一套路內重複出現的,像是太極拳各派多半(最早)都只有一個套路(奇怪!為什麼有一派最早有好多套),重複出現最多的大概就是:掤捋擠按,王蘭亭太極拳64式也是。掤捋擠按之外其他重複出現的有:下雲手、單鞭、摟膝拗步、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再按、倒攆猴、手揮琵琶、野馬分鬃、攬雀尾,共13式。

想想,如果你是一個有良心的數學老師,面對一群學生在準備大考,要幫他們做考前總複習,你會花多一點時間在複習根本概念和衍生出來的考題,還是一直練習罕用公式只為了解難得出現的刁鑽古怪題目。

同理,如果你是一個有良心的武術師父,在模仿人家編套路教材的時候,是要學生多練習最關鍵的功法以及衍生動作,還是要學生多練罕用功夫或是後空翻、打旋子或是劈腿亮相


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三體式與三體勢

三體式指的是一個固定的姿勢,是站樁功,是出自形意拳,通常是同手同腳在前,後手在前手下的虛式、三七步或五五步。也有人寫成三體勢。

而三體勢指的是一組的動態動作,包括手上的推托帶領、大小纏與戳砸、腳上的擺扣旋盤,身體上的龍虎猴鷹,中間會經過一個過渡型態與三體式一樣。

忘記是誰說的了,三體式是形意拳的母拳,所以很多人都認真站三體式,認真研究三體式,像是前腳板、後腳板的角度,動心比例等等的要求。所有的變化都是從三體式來的。

兩個名詞,一動一靜。其中三體勢是宗岳太極在使用的,此勢非彼式,兩者應該要區分清楚。

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螳螂捕蟬

八步螳螂拳是融合七星螳螂、八卦、形意、通臂的一門武術(雖然我始終找不到到底融合的是那家的八卦、形意、通臂[再夾注:依據名詞來推論劈掛通臂是候選之一])。

在眾多動作之中我認為"螳螂捕蟬"式是最接近八卦與形意的招式,從動作的外型到蘊含的拳理都是。甚至可以說它的重要性就像宗岳門太極拳的"反身大纏"一樣,兼含基本功法以及變化無窮的應用。像是:
右手受力右腳虛
翻筋轉骨取正力
砸拳
滾鑽爭裹
龍猴鷹虎相具備
推托帶領都有
龍腰
上翻肘或串子
大纏或小纏隨人應用
指領移身
三體勢
小環打
.....

而單就外型來看,如果把螳螂捕蟬勢改成定步、深攻、大纏型的練習,活脫脫就是反身大纏。

而如果全部轉成小纏型練習,不就是形意拳嗎。

但是放在八步螳螂拳裡,它就是螳螂捕蟬,很螳螂拳的,這應該是百年來所謂"融合"武術之中融合得最好的創作之一。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螳螂手、鶴手留眼睛為了輕握


螳螂手是拇食中指尖對捏,北派鶴手是拇食指對捏,南方鶴手是拇指貼在食指側。不管是哪一種,都會留下食指與拇指之間空洞,形成一個眼睛。

有人說螳螂手、鶴手是用來攻擊人眼睛,那當然可以。有人說這兩手是要施展大力金剛指,擒拿時以指力抓捏住對方,破壞對方,有練過話,當然也以。也有人說重點在後兩指,無名指和小指是用來輕沾對手,聽勁用的。

對宗岳門太極要求鬆柔擒拿來說,這兩手是為了以鶴手或是螳螂手前置手擒住對方之後,手掌要輕握住/輕攏住對方,等待時機用的。

怕學生握住時太用力,所以不握拳,只留二到三指指尖對捏,根本施不了力。
怕學生太輕握不住或是握錯了,所以指尖對捏,形成虎口/鶴眼,手掌可以完全掌握對手動態。

而能不能握住對方的手,靠的不是鶴手或是螳螂手做的有多漂亮,而是要看這兩手之前的前置手。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收拳

收拳時
右手先大環托,轉仰掌推/戳出。左掌托回腰隙上到元氣點(同托基本掌型)。身側而力正。

右掌入環帶收回、左立掌推出(不合),帶動身正樁正,雙掌在小環打預備位置。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幾點聲明

1.本部落格為簡化一律省略稱謂,這並不表示我不尊敬前輩,而是這麼多前輩的稱謂錯綜複雜,是我的祖師未必是讀者的祖師,更何況所有的門派我都未曾依照傳統儀式正式拜師入門,師爺、祖師的亂叫也不合規矩。

2.我不是想在網上教學,所以寫得不清不楚也是正常。而一般人沒有跟我一樣學習經歷,又怎會讀懂所提到幾個拳種與派別的專有名詞。所以看不懂是正常。武術手把手的教都未必教得會,透過網路影像就想學會,不無可能,但是難。

3.以太極解外家拳,並不是說太極優於外家,只是單純在尋找兩者的相似之處以及相異之處。找到相同之處以簡化學習過程,找到相異之處以保留各自特色。

4.所有的心得都只是我的一己之見,讀者覺得有用就拿去,您不同意我也不勉強。武術的觀念有時候即使是同門都會不一致而導致爭吵,這也是為什麼我關閉留言功能的主要原因。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長拳的採手

小時候學北派長拳,有時後會遇到一拳出去之後,轉成掌,手腕轉一圈之後抓回的動作,一般是稱為"採手",也有叫做"挽花手",後面這個名詞似乎是從劍招名稱來的,像是"仙女挽花"之類的,劍在身前轉一圈的動作。不論是劍或是掌,都像是採折花朵一樣的動作,其實很傳神。

問題出在,如果教練沒說明這採手要怎様練習和應用,那學生也就只能直覺的知道這就是"抓住對方的手,然後扯回來"的動作,包括"出--採--收"三動,這也沒錯。但是當時小時候,一心追求快速,總覺得在實際狀況下,雙方快拳快腿交戰,這種抓住人手的機會實在不多,於是乎心裡把它當花招,練習時也就偷偷的一點一點的省略掉了。最後就只只剩下兩動:出成俯拳--收成仰拳,教練沒有天天看著,也沒注意到。不知不覺中,就離高手越來越遠,離傳統武術核心遠了,離沾粘連隨也遠了,最後剩下的東西就是要比快才有效,於是就更加確定採手是花招了....。

其實"採手"就是一個二起手,而長拳中多半是以接近小纏的形式出現,螳螂拳中較多小環形式。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過得了西螺橋,過不了虎尾溪"的背景


在台灣練過武壇或是北方武術的人,偶爾會在書中或是前輩口中聽到類似"鏢不喊滄"、或是"雁過拔毛"之類的說法,不外乎就是在說滄州地方的人很剽悍,每個人都練武,連黃口小兒也是。

台灣在雲林也有這麼一句話:"過得了西螺橋,過不了虎尾溪" ,意思也大致是相同的。唯一的差別在於我是彰化人,聽這句話就是不順耳,聽起來就是說雲林那邊的武術比較厲害。所以很想把他改成"過得了大肚溪,過不了濁水溪"。

古時候(也不必多古,30年前就可以了)彰化雲林一帶是武館林立,就是為了習武保衛鄉里,而原因當然是因為警力不足、治安不好。像我老家就是為了爭奪水渠的灌溉引水的優先權,偶爾就會有械鬥,一直到1970年代都還有,為了械鬥或是展示武力,當然就要練武術,那個年代還不流行用鎗。這一村有練武搶得了水源,隔壁村只好也跟著找師父練武,於是乎軍備競賽就展開了。而廟會時的尬陣,都還算是文鬥和武力展示而已。

說到底,這幾句俗諺要展現的是當地武風興盛,人人是高手,就像周星馳功夫裡的豬籠城寨一樣,也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夠不負古人風氣,維持或是恢復往日光輝。不過這也表示你的家鄉治安實在很不好,就像現在我們常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一樣,或是像中南美洲治安不好,出門要帶槍一樣。

其實住在這樣的地方,說說這些俗諺,吹吹先人有多麼厲害,過過癮是不錯,但是心中總是有一股無奈的辛酸感。老師傅最常說的就是當年練武有多麼辛苦,再問他既然這辛苦為什麼當年要練拳,為的就是保護村里的福祉。而且成為一名有實力有聲望的師父也是一項謀生技能,只是沒想到社會變遷如此快速。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吳居軼事1

    吳居小時候並不喜好武術,他的父親吳扣卻希望他能習武,當然這種望子繼承衣缽的心理,想必造成父子關係的緊張。

    做老爸的既然不能硬掀牛頭喝水,就要用腦袋了。

    這一日,吳扣要兒子吳居去蕃薯田裡守夜,免得快要收成的蕃薯被無良的隔壁村的人趁夜偷挖走了,難免幾個月的心血白費了。於是吳居當晚就睡在簡陋的工寮裡。哪知道吳扣早就聯絡好一夥人,半夜裝作是偷蕃薯的賊,到了田裡不免吵醒了吳居,吳居要抓賊,哪知道被打了一頓。如此一來,年輕人的心理也就產生了不甘心、想要由弱轉強的心態,應該也想要一個打十個吧,於是乎吳居從此認真跟隨父親以及唐山師父習武,終於成了一方武術的代表性人物。

    這好像跟八極拳李書文的情況有些類似。其實在武術界中從古到今這樣的例子很多,雖然過程並不完全一樣,其實都是想要由弱轉強而已。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天上真仙開七步"是這七步嗎?

第三個可以聯想到這一句上聯的七步是"七星反手法"。
不知道盧榮系統有沒有一樣的功法,但是在吳居的彰化系統有傳了七種反手法,也就是七種倒手法。

所謂倒手就是防禦與反擊的方法,也許先架後打、先化後打,也許化打合一,各家各有手法。就像峨嵋槍十二倒手法一樣,這個名詞在宗岳門也是拿來使用。

七星反手法是吳居或是更早之前的師父根據自己接手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七個實用的化打技術,名目有七種,也吻合七這個數字。如果說天上真仙開七步的步是指招式的話,那以下的"七星反手法"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雙弓遂節(取胸)
雙弓賴技(取胸)
雙弓抹角(取膝)
雙弓橫戰(取腹)
吸血拿喉(取胸、取口)
白鶴托眼(取眼)
陰陽背技(取腰)


七星反手法最重要的化法就是七星手法,以及暗藏在其中的串子術與開掌,下次再說。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天上真仙開七步"是這七步?

接續 "天上真仙開七步"是哪七步?

2."七步"已經說明了是七個步法,不是台語的七招。那麼是套路裡的馬步、三角馬、屈馬、包腳....等等的那七步?

拳諺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所以應該是步法,不是定式。
"開"七步,所以是最原始的、最早的或是最基本的七步。

我的第二個推論是請拳裡的七步。請拳中如果扣除重複的步法,總共有七種步法,依序是:進步、象馬蹄、虛步(獨立)、退步(鉤腳)、外擺、內扣、左移

以宗岳門的角度和術語來說依序就是:進、蹬(擺的變化)、獨立、退(盤)、擺(本式)、扣、左顧,扣掉擺重複了一次,外加一個中定,還是七步,由這七步化出所有步法,就可以"化千方"(變化出上千個方向)。

進-->退、左顧-->右盼、中定:進退顧盼定都有了
擺扣盤步法也有了。步法轉換中最重要的獨立式也有了。

所以說由這七步熟練,應用時腳步就可以靈活變化,而不再只是套路裡的動作。所以我才會在書上說,對順武堂武術而言,請拳不能廢除,因為沒有別的單獨步法訓練。

這也可以延伸出來說,因為師父不教步,只有每次打拳都請拳的學生,才是心中對神明、師父、同學、觀眾都有敬意和禮節的,這樣的學生透過不斷的請拳,終究有機會活化套路裡的步法,而且不會學會了步法就打師父。

師父不是不教,早就教了,只是沒說破而已。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天上真仙開七步"是哪七步?


在網路上找到的一份資料,應該是雲林四湖順武堂蘇金淼寫的,裡面提到一個有趣的問題。順武堂的祖師牌位左右有一副最原始的對聯:"天上真仙開七步,人間光勇化千方",已知最早是吳居從盧榮那裡傳抄而來。蘇提出的問題是天上真仙開七步是那七步?

蘇在文中說與盧瑞堂(盧榮的姪子)推敲提出是: 揆手、插手、切手、搧手、送胛、錢仔拳、敗馬(這裡的名詞大多不見於吳居系統,應該是很貼近盧榮系統的)。

我問過彰化的老師傅,但是他也從來沒有聽師父吳居說起七步這事。然而真要推論的話,必須考慮這一幅對聯是由盧榮系統傳抄來的,而吳居所教的拳與盧榮又不一樣(有多少不一樣仍有待比對統計),所以應該還是要由盧榮系的傳人去推才是,而蘇與盧一起做的推論也是值得參考,只是好奇那麼多的手步身法,為什麼是這七"部"。

而我的推論純粹只是基於吳居系統的武術做推論,既然吳與盧的武術不同,那這推論其實是有牽強附會的嫌疑的。但是這也是文人論拳的樂趣之一。

以下是我自己的推論:
1.單純的只是因為祖師中有九天玄女的兵、符傳承,所以說天上真仙是指九天玄女。而開七步云云只是單純的道教儀式,像是踏七星、踩八卦一樣。以上是最懶惰的推論,但是搞不好就是這樣,只是如此一來就失去了文人論拳的樂趣的。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有幾個"越國太祖"?

順武堂的祖師牌位上寫了四個名字,其中一個是"越國太祖",而不是"宋太祖",可能原因除了1.寫錯字,2.祕密結社的堂號代碼之外,還是要考慮一下還有誰是真的越國太祖,爬了爬網路(主要是Wiki),候選人有以下幾位:

最早是越王勾踐,太早了吧。如果把順武堂的歷史推到春秋時期,那真的是世界冠軍了,比號稱起源於秦朝的還強。
ㄧ、閩越國【太早】
大致位於今中國福建省,西元前333年至西元前110年之間

二、南越國【太早】
趙佗(約前240年-前137年,南越武王、南越武帝),都城在今廣州市。

三、吳越國【可能】
吳越(907-978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錢鏐太祖武肅王字具美852-932年)所建。都城為錢塘(杭州)。約為現今浙江全省、江蘇東南部和福建東北部。

四、閩國【可能】
閩太祖王審知(862年-925年),今河南固始人,五代時期。福州人尊稱審知為開閩聖王,視為鄉土神明供奉。

五、宋太祖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祖籍今河北,生於洛陽
高平之戰後,柴榮拔擢趙匡胤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刺史」:只是一短暫時間,不能因為這樣就說趙匡胤是越國太祖吧。

六、越國公 胡大海
鎮守浙江金華胡大海遇害後,朱元璋追封越國公

七、越南? 越南也是越啊!
安南各朝開創者的祖籍是:
越太祖李公蘊,泉州人;1009年
越太祖莫登庸,粵人;明,1527年
越太祖黎利,閩人;明,1428年

這九個人之中真的有諡號"太祖"的是:
1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
2閩太祖王審知
3宋太祖趙匡胤
4瞿越太祖李公蘊
5越太祖莫登庸
6越太祖黎利

而再加上真正有"越"的是:


1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  (能武)

2瞿越太祖李公蘊 (文人)
3越太祖莫登庸 (能武
4越太祖黎利 (?)

所以是怎麼了?順武堂武術是由浙江或是越南來的?
但是還是要考慮到吳居的武術到底有多少是從原始的順武堂盧榮來的,如果份量很少的話,那這"越國太祖"對吳居系統的人來說,其實只是精神象徵,就像其他三位祖師一樣。

想著想著,幾個人的名字出現在腦海中,像是陳州同、張松溪、王征南、黃百家等等都是浙江人。

可以停了,再想下去就可以寫武俠小說了。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下插手

拳母起手前五動之中,前插手與下插手的應用一直是我最困惑的。

根據老師傅的說法,當年他的手指頭有練過,有浸過藥洗,可以在樹幹表層插出一個洞(不是插穿),但是久不練功就退了。所以對他來說,前插與下插很自然的就是以指尖攻擊各部位軟組織的方法,而不只侷限在眼睛喉嚨這種脆弱的要害。

只是對我這種文人來說,這實在是太難、太辛苦了。所以我認為:

1.因為套路裡右腳是鉤腳,所以這一組動作配起來就是以右手制手下摔加鉤絆腳法。
2.前插手攻擊完到下插手之間的過渡:仰扣腕回元氣點,就是
單手:制肩、制肘、制腕掌
雙手:制頸
也是由外門轉內門的手法
也是內門上掀掌防禦、開門手法

因為是摔技,所以雙手不應該打開離環。

3.至於下插手,可以是下插、下摔、下切、下砸、前砸都可以,都是砸拳的應用。

4.套路的安排是雙手手法一起練,但是腳只能練一隻。自己的左腳鉤絆也要練一練。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Youtube Kung Fu in Taiwan 1960's

順武堂書中有提到Youtube有一段在1960年代拍攝的台灣武術家聚會的影片,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FcVRc3_yQ

其中有幾段已經有網友指出是哪些前輩演示的,但是有4段是順武堂的前輩演示卻還沒有人指認,現在說明如下,時間範圍指的是上面的連結影片,而不是其他切為三段的影片。
1. 6:05~7:25 倒踏三角。請拳花了16秒!收拳是雙車手。打得樁比較開一些。就說是大開大闔、氣勢豪邁。

2. 10:20~11:55 倒踏三角。收拳是雙車手。打得嚴密沉穩、樁法穩固。示範者身形瘦削、招風耳,懷疑是不是吳居的繼子李清柔先生?

3. 12:42~13:10 只有錄到幾個動作而已,應該是 前退後。

4. 13:54~14:36 只有錄到後面,因為演示者與第一段相同,收勢也相同,應該也是順武堂武術,但是彰化系統沒有傳這一套。因為腿法多,判斷是雲林四湖蘇磨系統所傳的幾套腿法之一。

由上面四段三人的收拳判斷,應該是雲林那邊的順武堂門人所演示,只是不知道是誰,可能的人大約是四湖 蘇磨的幾個兒子(例如 蘇金淼)、港西 邱炳炎、或是口湖過港 吳居本館的門人。

其實我一直覺得左邊前方靠牆坐在沙發上的第二人,一直在做筆記的那一個,看起來很像劉雲樵,中間坐主位者不知道是那一位政府官員。很多人都穿同樣的西裝襯衫、西裝褲,打同樣的細領帶,像是統一訂做的制服,又是1960年代,我懷疑是不是為了1968年去馬來西亞參加國際中國武術表演大會的參加人員選拔,但是那次只有去了7-8人。或是民國五十年代的台灣省武術大賽的會後或是會前聚會?
[補充:有網友說是1964年空手道上地流 上地 完英 來台尋根時的紀錄  ]

這應該要請八極螳螂拳的門人去問問整個影片中第一個表演者----蘇昱彰最清楚。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象馬蹄

順武堂套路裡有一個"象馬蹄"的進步法,名子很怪。當時我反覆問老師傅是什麼意思。

疑問是"象馬蹄"的外型看起來到底是包腳,還是 "像"馬蹄,還是"象馬蹄"(大象和馬的蹄),分析後發現這裡其實是有四種用法:

包腳:1.外擺式步法,但是因為拳路編排要直線向前,所以會以向前直踏展現,單純的進步而已。2.也可以外加勾絆牽制作用。

馬蹄:如馬人立,雙蹄揮舞,這是外擺形的3.蹬腳

象蹄:像大象的腳一樣,很重的往地上踏下,這是4.踩腳。這類似八極拳的跺腳,但是不像武壇系統做的那麼單重。

這都是擺步的變化形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舞獅掩護練武

如果有機會看到有人舞獅(正式的獅頭,不是國小學生的小獅子),可以的話請看看獅頭裡面的結構或是機關。

我這裡要說的是雙手把的位置,我只看過台灣閉口獅和廣東獅,台灣閉口獅是像||的結構,我簡稱H形,兩根垂直上下的手把,與肩約略同寬,而廣東獅是成\ / 形狀的V字型,可能是要支撐比較大的頭部和隱藏的機關吧,所以上方比較寬。也許有別的設計,但是我看過的就是這樣。

台灣獅握住把手時虎口朝上,像立拳;廣東獅握住把手時虎口略朝外側,像戳拳。你可以學古人拿任何像臉盆或是米篩、方向盤的圓形物,當雙手握住圓周左右最寬處,就是台灣獅的位置,當握在偏下方處,就是廣東獅的角度。

V型把手的優點是,你一握上去,就是戳拳形,手肘會內關。在不斷的舞弄獅頭時,一直做串子回手然後出帶有肘擊的雙戳拳,但是要做砸拳比較困難,可能壞了身形或是拳形。

H形握把的優點是,握上去雖然平平無奇,就是立拳,但手肘更自由。舞弄獅頭的整個過程,一直在做各個方向的串子回手,出手則是戳砸都可以,一手是戳時,另一手就是砸。

武弄獅頭使它振動抖動,是在練習全身性的忽震顫,最後能抖能搖。

舞者在大庭廣眾之前、在警察大人面前武弄獅頭的時候,就是在偷偷的練功的時候。舞獅不只掩護練武,簡直就是光明正大的在練功。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舞獅與武術

有關舞獅與武術、文化、社會的關係文章很多,例如可以參考:
   郭應哲<台灣獅陣「踏七星,安八卦」調查研究─兼論台灣獅陣發展之可能>

    李玉燕 <台灣民間舞獅宗教儀式與表演藝術之研究-以台灣獅與醒獅為例>

裡面有一些說法很有趣,值得探究,包括:
1.舞獅需要武術基礎
2.政府禁武,武館以舞獅娛樂掩護練武
3.台灣獅比兩廣醒獅更著重武術與宗教儀式,而較少重視表演藝術
4.台灣獅正在演變以適應社會需求

舞獅需要武術基礎一點是很明顯的,長時間舞弄一顆不輕不重的獅頭,雙手要有力氣(或是要會省力訣竅),也要能做各種動作,手法一定要順暢;舞獅要踏七星、四方上下縱跳屈伏,所以步法、身法一定是重要的。

武術的身手步沒有達到一定水準,舞獅不會好看。這就像我們看初學者打武術套路,不管他再怎様熟練,就是有一股彆扭,這就是身手步三體沒有統整,也就是沒有做到外三合。

反過來說,舞獅也會訓練到身手步各方面,而且也算是重量訓練,也像與人交手。而武術能練到三體統整了,加上長時間舞弄獅頭的重量檢測,通過了的話就算學成。所以武館出獅陣總是由最強的徒弟們舞獅,而不是人人有分,如果徒弟不夠多,撐不住半天一天的廟會活動,師父也只好自己下場。

所以舞獅可以掩護練武,就這樣嗎?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武術表演是雙面刃

我從小就看村裡的陣頭表演,到了高中開始武術的展演一直到碩二才結束,約九年的時間,有關武術表演的優缺點大致是:
好處:推廣、知名度、招生、保存、濃縮精華化、就業、其他活動的暖場

缺點:流於表演、浪費時間在不是最重要的練習、扭曲功法、背棄拳裡、引狼入室

好處不必多說,但是缺點要強調,就從以下二個常見的表演來說,
拳術:引入樣板武術、雜耍技法

舞獅:台灣獅不敵兩廣獅,政府和學校都是推展可愛、多變化、多噱頭的兩廣獅。就連地方武館也只能改成表演討喜可愛的兩廣獅,因為台灣獅相對來說不精彩、不夠喜氣。

我不吃這行飯,對於武師為了商業與謀生需要而做的妥協,不應予以苛求,卻總覺得可惜。如何在台灣創造一個真武術的可以存活、可以受尊敬的環境,就像打棒球、籃球、拳擊一樣的職業環境,實在是一個大課題。

可以明確分出勝負的比賽場是最好的方法,而可以明確分出勝負的指標之一,就是看能不能吸引人下注簽賭,或是文明一點的說發行運動彩卷。

失去戰場的武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我們不能祈求台灣變成亂世,好讓軍、武得到重視,但是可以模擬亂世。

擂台才應該是武者可以有存在意義的戰場,不應該是舞台。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偷拳

小說裡、武術歷史典故裡有一些偷看別人練拳而最終學成的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最有名的故事應該是楊露禪在陳家溝,半夜躲在樹上還是哪裡偷學拳,不只練成了,而且還比師傅親自手把手教的還厲害。

以下這是真實的事情:
順武堂吳居師父有一個女兒對武術很有興趣,但是吳居不讓她學,她就躲在房間透過窗戶隙縫偷看偷練,最後也是被老爸發現,聽說練得還不錯。後來她嫁到彰化我們村子裡的劉姓人家,也沒有人知道她會武術。有一次夫妻吵架,他的丈夫被她一路從門裡打到門外,夫家跟村人才知道原來她會武術。而故事也就停在這裡了,很現實的,並沒有很夢幻的出現俠女,也沒有女師傅開始教拳,只知道.......
從此他的丈夫就展開了悲慘的生活.......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外家拳與太極拳

在編寫順武堂武術書之前,我就已經知道外家拳終究是會干擾我的太極拳功底。反覆的研究、描述、分析動作,必要時還是得走走拳架才寫得出來,這些都會一點一滴的進入潛意識,繼而影響到太極拳。

只是因為這是一套自己從小接觸的武術,雖然從來沒有認真學過練過,但是從有記憶起就看著父執輩以及村里的人打拳舞獅,對我而言是有感情的,眼看著它即將消失,還是決定花一點時間做紀錄,只是沒想到花這麼多時間。

已經進入潛意識裡的東西如果移除不掉,現在我的方法是用宗岳門太極的拳理來闡釋它們,相同的拳理就直接留下,類似的就轉化,完全不同的也就只好丟棄,透過這個梳理的過程,改變腦袋裡的記憶,只是這樣一來就不是現在的太祖羅漢拳了。

這絕對不是貶低外家拳,只是內外家最根底裡的拳理是不同的,除非是練好玩的、練外形的,否則只能挑一個。

Windows和Ubuntu作業系統看起來都有視窗,但是各有各的軟體,硬要在Ubuntu跑Windows的程式,就只能透過Wine或是虛擬系統執行,看起來似乎可行但是也常常失敗,畢竟是虛擬的。即使是安裝雙系統,同一時間也只能執行一個。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戳砸

太祖羅漢拳的"操"就是戳,變化成近身上戳肘擊。
八步螳螂裡的 "挫捶" 大多就是戳拳,例如摘要一路黑虎偷心之前的挫捶。
有些採手劈軋可以變化為採手挫捶,也都是戳拳。

太祖羅漢拳的"釘" 就是砸拳,但是是以內側刀為主力。
八步螳螂裡的"軋捶" 則是 砸拳,包括向下、中平、或向上打出的,例如摘要一路挑抱軋捶。
小八極拳裡的"雙栽",就是雙砸拳。

唸一唸這些招式名稱,突然覺得自己有外省老鄉的鄉音,不禁遙想起當年這些渡海來台的老師傅在台灣各地教拳的身影,尤其是很少數我還有機會親自見過的,而如今早已經不在了。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順武堂太祖羅漢拳武術精華──吳居所傳彰化系統

文中如果有提到順武堂武術的頁碼,指的是這一本2016年2月剛剛由逸文出版社出版的新書:

作者 / 演示者:黃來環、黃重期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由黃來環口述、演示,黃重期紀錄、分析、編寫,綜觀性的介紹「順武堂」武術的根本身、手、腿、步法,並將套路與招式中的單手技法解析出來,以其原型或是變型作為組成招式的元素;其次,也將過去秘藏不傳的武術氣功介紹給讀者,在文字與圖片能夠表達的範圍內盡可能的演示出來;最後選取兩個徒手武術套路作為代表,一套是入門的基礎,一套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套路。
【目錄】
作者序
順武堂武術源流
順武堂武術傳承
順武堂武術內容
順武堂的拳術特色
順武堂武術基本功
順武堂氣功十二式
請拳
「羅漢拳母」套路動作解說
「倒踏三角」套路動作解說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前插掌的起手

前插掌的起手,是將原本放在大腿側的雙手提到胸腹間(p118),才向前插出。

這個過程如果以指領式反(上)捲,指掌自然上提,手肘下沉、身體自然下蹲。這練的就是反捲。

以外家的練法,就當作是在練習坐腕運功就可以了。

如果只是要做前插,直接從腿側也可以插出,是沒必要經過這一動的。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太極拳與古琴

太極拳是拳,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武術,包括防身與技擊;至於煉氣養生其實是次要的、附加的,而修身養性、了悟生死則更是排在後面了,甚至是牽強附會的。

古琴是樂器,最根本的功能就是音樂,包括喜怒哀樂的抒發與表現;至於煉氣養生其實是次要的、附加的,而修身養性、了悟生死則更是排在後面了,甚至是牽強附會的。

你說我低估矮化了太極拳和古琴,我反而要說你低估矮化了太極拳和古琴。

你可以直接說你想要了悟生死,而且學到了或是聽說了練太極拳和彈古琴可以達到目的,所以採用了練太極拳和彈古琴這種方法,而不是打坐參禪上教堂。

但是你不可以說太極拳和古琴只有這個目標才是"正道"。

太祖羅漢拳的正力

學過的拳,就屬小八極、八步螳螂、太祖羅漢最接近宗岳太極拳,其他大八極、陳式太極、長拳離的比較遠。

先從家傳功夫開始。

吳居所傳體系的順武堂的拳路,一開始三動都是雙手一起,而且都是在正力樁上,其實已經說明這是一個開樁打邊線的拳,而不是打中心線。因為這三動並不一定是雙手技法,單手技更容易解釋。

只是後面出單拳時,都被解釋成中線拳,看看老師傅的身形其實是有小偏身的,也就是拳頭還在原來的中線,但是手臂是在正力線上的。老師傅學的是中線拳,打了一輩子起手勢之後,自動修成正力拳了。

如果前後是矛盾的,每一趟拳練那麼多次正力拳幹什麼?這可不是增加多樣性這麼簡單,這是涉及到一門武術的根本原理。

用宗岳門太極拳的理論來詮釋外家拳的理法和用法

如果用宗岳門太極拳的理論來解釋"外家拳",會有意想不到的用法和解釋,也許跟原本門派所教的用法不同,但是很有趣。

會發現有些拳路其實離內家拳不遠,也有些動作無論如何都"曲解"不了成為內家拳。

其實更多的情況是大家都只是打套路而已,並不知道怎們用。

所以打算每次想到什麼就po上來做紀錄,別家的我不敢解,怕有糾紛,我學過的總可以談談吧。